古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摔杯为号,为何不选择其他器具作为行动暗号?

在我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中,多次出现过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,那就是一方想要摆“鸿门宴”,借宴会的机会谋杀另一方时,都会在宴席外边安排伏兵,并约定以宴席之中的人摔杯为号令,伏兵听到摔杯的号令之后就要持刀杀入,将敌人斩杀。那么为何古人每次都以摔杯为号呢?这难道是巧合么?显然不是的,因为举杯的动作比较自然,而且杯子的材质也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当做发号施令的工具,所以,古人都会选择用摔杯来作为信号,开启一场刺杀活动。01古代的酒杯多为瓷器,落地声音较大摔杯为号的场景一般都出现在古人以宴请为名,实则进行行刺活动的场景之中,双方表面上心平气和,实际上一方则想要至另一方于死地。所以在宴席之外,宴席的主人往往会安排大量伏兵,用来刺杀受邀者。因为伏兵距离较远,所以选择一个音量较大的发令方式,让自己的伏兵能够清楚的听见自己的号令,这也就成了刺杀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。在古代的制造业领域,手工业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,人们吃饭时使用的酒杯也由木杯变成了陶瓷杯、瓷杯、铜杯、银杯、金杯等等。漫漫历史长河中,人们使用最频繁的还是瓷杯,瓷杯美观,但比较易碎,而且落地破碎时的声音特别尖锐,容易被远距离的人听见。而且瓷杯巨大的破碎声也会令被刺杀的对象瞬间胆寒,处于一个心慌意乱的状态,更容易被刺杀。在鸿门宴中,范增曾经与项羽和部将约定,以摔碎手中的玉石为号,斩杀刘邦,这其实与摔杯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。只不过玉器在古代太过贵重了,没有必要刻意浪费,所以,在行刺的场合,宴席的主人都会选择摔杯为号,瓷杯破碎的声音能够被外边的伏兵感知,进而令伏兵进入宴席,完成刺杀的活动。02举杯喝酒是宴席中常用动作,摔杯不易察觉那么或许有人会问,宴席中不仅有瓷杯,还有碗、盘、盆的器具,还有一些兵器、首饰等配件的存在,这些东西摔到地上的声音都不小,为何偏偏要选用瓷杯呢?这是因为碗、盘、盆等器具在吃饭时一般都会摆放到桌子上,不会被轻易拿起,如果宴会的主人拿起了这些器具,这一反常的举动就会被被刺杀的一方所察觉,从而引起对方的提防。而使用瓷杯发号施令则不同了,在宴席上,彼此之间举起酒杯进行敬酒往往是常态,宴席的主人举起酒杯,被刺杀者必然不会感到异样,主人也可以乘势将酒杯摔到地下,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,刺杀的成功率也能够大大提高了。此外,碗、盘、盆等器具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,将其拿起再摔到地上势必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,这也会丧失突然性,从而让被刺杀的一方有所防备,甚至会反攻宴会的主人,先下手为强,最终导致刺杀失败。以上就是为何古人总是喜欢以摔杯为信号的两个原因。其实古代有许多类似“鸿门宴”的场景,例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单刀赴会、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等等。以摔杯为号,既可以做到出其不意,又可以让自己的指令很顺利的传递到宴席之外,真乃一举两得!由此可见,古人的超凡智慧真的非常值得后人钦佩和学习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社会
兵败如山倒,乌军大规模投降,被击退了10多公里
下一篇:两岸小咖获1.1亿人民币股权及债权融资